梅州市建筑消防承包施工


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
l 布線
1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,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《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的規定。
2、火災自動報系統布線時,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》的規定,對導線的種類、電壓等級進行檢查。
3、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,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。在前,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。
4、不同系統、不同電壓等級、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,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。
5、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,不應在接頭或扭結。導線的接頭,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。
6、敷設在多法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,均應作密封處理。
7、管超過下列長度時,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;
1)管子長度每超過45m,無彎曲時;
2)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1個彎曲時;
3)管子長度每超過20m,有2個彎曲時;
4)管子長度每超過12m,有3個彎曲時。
8、管子入盒時,盒外側應套鎖母,內側應裝護口,在吊頂內敷高,盒的內外側均應套鎖母。
9、在吊頂內敷高驄類管路和線槽時,宜采用單獨的卡縣吊裝或支撐物固定。
10、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.0-1.5m設置吊點或支點,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:
(一)、線槽接頭處;
(二)、距接線盒0.2m處;
(三)、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處。
11、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,不應小于6mm。
12、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(包括沉降縫、伸縮縫、搞震縫等)處,應采取補償措施,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,并留有適當余量。
13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,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,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。
l 火災探測器的安裝
1、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,應符合下列規定:
1)探測器至墻壁、梁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;
2)探測器周圍0.5m內,不應有遮擋物;
3)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1.5m;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;
4)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,宜居中布置。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,不應超過10m;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,不應超過15m。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,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。
5)探測器宜水平安裝,當必須傾斜安裝時,傾斜角不應大于45o。
2、探測器的底座應牢固可靠,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,當采用焊接時,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齊。
3、探測器的“+”線應為紅色。“-”線應為藍色,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。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。
4、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,入端處應有明顯檣志。
5、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,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。
6、探測器的確認燈,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。
7、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,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。
l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
1、手動火災報警按鈕,應安裝在墻上距地(樓)面高度1.5m處。
2、手動火災報按鈕,應安裝牢固,并不得傾斜。
3、手動火災報按鈕的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,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。
l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
1、火災報警控制器(以下簡稱控制器)在墻上安裝時,其底邊距地(樓)面高度不應小于1.5m;落地安裝時,其底高出地坪0.1-0.2m。
2、控制器應安裝牢固,不得傾斜,安裝在輕質墻上時,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3、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,應符合下列要求:
1)配線整齊,避免交叉,固定牢靠;
2)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,標明編號,并與圖紙一致,字跡清晰不易退色;
3)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,接線不得超過2根;
4)電纜芯和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;
5)導線應綁所成束;導線引入線穿線后,在進線管處應封堵;
4、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,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,嚴禁使用電源插頭,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。
5、控制器的接地,應可靠,并有明顯標志。
l 消防聯動設備安裝
1、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,應進行功能檢查,不合格者,不得安裝。
2、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,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,其長度不宜大于2m,且應采用管卡固定,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.5m。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(箱),應采用鎖母固定,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。
3、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,應有明顯標志。
4、消防控設備盤(柜)內不同電壓等級、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,應分開,并有明顯標志。
l 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
1、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,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。
2、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,在通過墻壁時,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。
3、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,必須分開,保護接地導體不用金屬軟管。
4、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,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。
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:
1)測量接地電阻,并作記錄。
2)查驗應提交的技術文件;
3)審查施工質量。
(四)防火卷簾門安裝
l 防火卷簾制作安裝
1.制作前應首先檢查所采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質量要求,有廠合格證或質量鑒定文件。
2.雙簾防火布必須是經國家檢驗合格、防火極限和背面溫升指標符合消防規范和設計要求
3. 卷簾門電機和控制箱是防火卷簾專用設備;
4.門軸、導軌、支架等結構件安裝保證設備運行平穩、不得有晃動。
5.安裝完成后,如門上部有間隙,應用防火板封閉。
6.與消防報警的聯動試驗應準確。
7、手動升降平滑、限位準確。
工程質量通病的預防措施
l 管道安裝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
1. 管道試壓滲漏及預防措施
l 嚴格把住管材、管件進場的的質量檢驗關
l 采用厭氧管道密封膠做為密封材料
l 嚴格試壓、仔細檢查,不合格的材料堅決更換。
2. 安裝精度不足及預防措施
l 管材、管件安裝使用前檢查其的平直、同心度。
l 管道安裝之前做好放線定位安裝牢固不足及預防措施
l 管道安裝時使用水平、經緯工具
l 線纜安裝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
1. 線路短路、斷路及預防措施
l 嚴格把住線纜進場的的質量檢驗關
l 敷設、穿線后及時校對線路并做好記錄
l 整線敷設不隨意在中途接頭,如果需要設置接線盒
2. 線皮破損及預防措施
l 穿線前檢查電線管內光潔度,清除管道毛刺和臟物
l 敷設、穿線時做好管頭處防護工作,防止線皮刮傷。
3. 接線混亂及預防措施
不同的線路使用不同的顏色的線,統一為每根線編號并記錄在案。
l 設備安裝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
設備的安裝嚴格執行廠家提供的安裝規范,在廠家的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安裝,做好安裝記錄。
九、施工安全保證體系與措施
(一)施工安全管理目標
安全生產管理目標:在本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中,安全生產管理目標為:必須保證無重大傷亡事故,一般事故杜絕發生。
(二)施工安全保證體系
為了確保安全生產,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必須健全,切實加強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的領導,在政府及職能部門監督下,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組織機構,使整個施工過程形成從上到下,層層
落實到安全生產管理保證體系。
(三)安全施工制度及安全施工教育
(1)安全生產制度。結合工程特點,建立并完善安全文明生產責任制、教育、交底、例會、檢查、獎罰、防火、特殊工作等制度,各級管理人員職責明確,人人對職工的生命負責,人人對工程項目負責,人人對企業負責,確保施工有章可循,違章必究。
(2)安全文明教育。采用例會、宣傳、講座等各種形式,對全體職工進行思想教育、知識教育、技術教育、法制教育、紀律教育。重點是進場職工與特殊作業人員的教育,切實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
意識與自我防護能力。
(四)安全施工管理措施
(1)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體的安全保護體制、以現場安全員為專職管理的安全管理網絡和施工安全生產值日制。組織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例會。
(2)執行各項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。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規定。做好各級安全技術交底和日常的安全檢查,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教育。
(3)現場水、電、動力設備派專人負責管理。所有大型設備應定人、定機、持證上崗。使用過程中應有專職人員定期檢查、檢驗,并有詳細的檢驗、使用記錄。
(4)施工現場各總配電路、線路、照明及各電器設備都必須有可靠保護裝置。伸向高空的金屬架子應有可靠的防雷裝置。施工用電、用機及各項防護裝置均應符合建設部《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》的技術要求。
(5)施工現場應按規定布置各項有效、可靠、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,懸掛各項醒目安全標記,張貼安全標語。
(6)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照明設施,地下室及室內照明用電用壓不大于36V,所有配電箱均實行一機一閘,并設置漏電保護器。
(7)施工現場應嚴格劃分施工與生活辦公區域。場內應有安全可靠的通道,保持場內環境整潔。高空安裝工程施工時,對腳手架按規定設置防護網及隔離護欄,嚴禁在無安全保護狀況下進行施工作業。 對各類移動電動工具、電器設備進行全數檢查,并配備各項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?,F場施工應嚴格遵守有關消防規定,配備消防器材?,F場動火都必須經申請后方能進行,并實行動用明火監護制度。
(五)施工現場防火、防盜措施
(1)工地現場成立消防工作領導小組,制定施工現場消防制度,定期組織學習,并把活動記錄在查。
(2)項目經理部定期開會研究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,對現場消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。
(3)合理布置滅火器材,并派人定期檢查。消防器材周圍嚴禁堆物,消防道路保持暢通無阻。
(4)建立動火審批制度,施工現場禁止動用明火,確因需要,必須向工地負責人申請,并采取防火措施,派專人監護。
(5)油漆、涂料等易燃品、易爆品應存放于危險品倉庫,配備消防器材,掛設醒目標志,并定期檢查。
(6)電焊施工前應檢查周圍環境有無易燃易爆品,施工時注意用鐵板托接火花,嚴禁火花碰燒易燃物品。
(7)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掛牌上崗,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。所有材料必須實行領用手續,若發現有偷盜行為,進行重罰,嚴重者,送公安機關處理。